首先,我國企業物流的基礎設施還不夠完善。舊有倉儲設施,能單一,設備陳舊,作業效率較低,作業質量不高,難以適應現代物流產業運營的需要。其次,由于物流基礎設施和裝備水平低,缺乏統一、 規范的標準,致使物品在運輸、裝卸、倉儲環節中難以實現一體化、 全過程的流動。再有,目前我國物流領域中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和普及程度還不高,發展也不平衡,企業間沒有信息接口,難以實現物流企業與用戶間的聯網和供應鏈管理等。在企業現代物流管理上, 很多企業還停留在紙筆時代,有些企業雖然配備了電腦,但還沒有形成系統,更沒有形成網絡,同時在物流運作中也缺乏對 EDI、個人電腦、 人工智能專家系統、通信、條形碼、掃描等先進信息技術的應用,物流作業自動化水平低。
2、 RFID 在物流行業應用
在RFID系統管理中,電子標簽被貼在每個貨物的包裝上或托盤上,在標簽中寫入貨物的具體資料、存放位置等信息。同時在貨物進出倉庫時可寫入送達方的詳細資料,在倉庫和各經銷管道設置固定式或手持式閱讀機,以辨識、偵測貨物流通。本系統可選擇性用于采購、存儲、生產制造、包裝、裝卸、運輸、流通加工、配送、銷售到服務的各個業務環節和流程。使企業能夠實時地、精確地掌握整個供應鏈上的商流、物流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流向和變化。下面主要介紹 RFID 技術應用于物流管理中,在采購、倉儲、零售、 運輸這四個環節中的具體應用:
2.1 采購環節
上面所說的倉儲環節中倉庫的各個貨架上都有讀卡器,讀卡器能讀取在其讀取的貨架上的貨物的分類和數量,系統可以設定一個極限值。當貨架上的貨物數量達到這個極限值時,該讀寫器會發出警報, 提醒倉庫管理人員注意要采購。同時系統會通過多種傳輸方式通知采購人員,哪種貨物缺貨,需要采購,以及要采購的數量。采購人員在收到通知后,就能根據提示去采購相應的貨物。采購完回來,將貨物交給倉庫管理人員,完成上面說到的入庫等環節。至此采購環節就結束了。
系統優勢
√庫存數量設定;
√缺貨及時通知;
√多種通知方式;
√采購員準確獲取缺貨信息;
√準確采購;
√采購完后及時入庫, 準確而方便;
√數據隨時可查。
2.2 倉儲環節
在射頻天線工作區內,貨物的 RFID 標簽上所有數據(如生產廠家、 貨品名稱、數量、批號、編碼、生產日期、發貨地址和目的地址)都通過天線傳輸給閱讀器,最后輸入到計算機的數據庫中進行處理,進而實現了高效率的后臺信息管理,對成功倉庫的貨物進行智能話管理,還能對倉庫的溫濕度進行監控。
rfid物流行業通用解決方案
倉儲環節
2.3 零售環節
RFID閱讀器會自動掃描消費者購買的商品信息,將其傳到終端管理系統,接著從消費者的信用卡中直接扣除貨款。通過這個系統,可以準確地跟蹤各種商品的銷售和庫存情況,在恰當的時候才訂貨,由此縮短了訂貨周期,及時地滿足顧客需要,大大地提高了服務質量。
利用 RFID 的標簽信息,零售商可以更好地給消費者提供售后服務, 即使顧客的購物憑據已經丟失了。零售商通過訪問后臺的信息管理系統中商品的 RFID 標簽信息,即可為客戶提供服務,也有利于確定引起問題的環節。
RFID 零售環節中主要解決一下問題:
(1)減少物品脫銷,提高貨架的利用率
補充什么貨物,什么時候補充,補充的具體數量等。而一定比例的缺貨現象是由于貨架管理不善造成的。這個看似不大的比例往往會造成企業數百萬美元的損失,甚至是影響企業生存的重要大因素。智能標簽能塒某些時效性強的商品的有效期限進行監控,這樣利用 RFID技術,制造商、物流商和零售商等能夠掌握商品的實時庫存,及時補貨, 縮短庫存周轉期。
(2)加強產品安全管理
根據電子標簽提供的即時信息,超市管理員可以了解商品的相關信息,如產品是否保鮮保值等。使用 RFID 電子標簽對新鮮食品實行供應鏈的管理,大大節約了資源,提高了效率,并能對食品開展全程控制,保證食品安全。
(3) 改善數據采集
由于零售業經理們處理的數據量持續增長,所以在信息技術方面的投資也不斷增加。零售企業追加信息技術投入的幾個重點領域包括供應鏈、客戶管理以及數據倉庫解決方案等,這些都需要大量準確的數據作為基礎。
(4) 降低人工成本
現階段,我國零售業中人力成本約占總成本的 30%以上。RFID 的設計可以實現商品登記自動化,盤點時不需要人工的檢查或掃描條碼,更加快速準確。在購物時,你只需選擇你想要的商品放入你的購物車,在商場出口處,掃描器可將帶有 RFID 標簽的整車貨物一次性掃描,并能從顧客的結算卡上自動扣除相應的金額,這個過程是自動完成的,不需要收銀員。
2.4 運輸環節
貨物外包裝上安裝的 RFID 標簽,標簽上有 GPS+gprs 功能,實現了貨物的具體定位,也實現了運輸貨品的可視化管理,實時地了解貨物的具體位置。如果將 GPS/GIS 系統與之配合使用,完全可以實現對運輸過程的全信息監控和追蹤。